本方案提供多元親職教育服務,旨在協助因相關事件而需提升教養知能的家長或照顧者,建立正向的親職觀念與實踐方式。針對經法院或主管機關裁定,需接受親職教育者,分別提供一般性與強制性課程。
同時,也設有針對《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》相關對象的專門課程,分別針對受害兒少之家長與行為人,提供適切的親職教育與輔導支持。
【服務內容】
◆ 初次課前評估
針對五大面向進行初步了解與評估,包括:個人特質(如自我概念、自我控制、社交功能、壓力調適與因應方式)、親職認知(價值信念、教養觀念、兒少發展理解)、親職功能(照顧與教養能力、兒少身心健康關注)、家庭功能與支持系統(婚姻家庭互動、資源使用與連結能力)、以及服務動機與參與意願(主觀需求與期待)等。
◆ 常態性講座課程
從兒少身心發展需求、親職教養策略、親子互動關係等面向,協助家長建立正向、適切之親職知能。課程期望透過專業引導與實務討論,協助家長建立適合家庭需求的教養方式,增進整體家庭功能。
◆ 主題性團體課程
以團體互動形式進行,適合需要更多時間釐清觀念與探索自我經驗之家長。針對不同家庭議題,如情緒調適、人際溝通、特殊照顧需求等,透過成員分享與交流,促進彼此理解與支持。亦可安排親子共玩團體,由講師帶領媒材操作,讓親子透過合作與遊戲共創正向互動經驗。
◆ 個別輔導課程
針對有特定需求或須配合個人節奏之參與者,以一對一形式進行親職輔導,討論個別教養議題,提供適性引導。必要時亦可邀請家庭成員、伴侶或親子一同參與,以擴展理解與互動觀察,並依據個案情形適時調整輔導內容與方向。
◆ 親子多元團體
跳脫傳統教室形式,將團體活動移至戶外,設計包含正向教養、品格發展等主題之親子活動。藉由「遊戲」與「陪伴」創造共同經驗,促進親子之間的連結與正向互動,有助於提升親職信心與親子關係的穩定。
◆ line官方帳號親職教育教材
考量服務對象可於日常中持續獲取相關資訊,提供LINE帳號作為補充教材平台,傳遞親職教養觀念與資源,協助家長即時獲得實用資訊,延伸學習與實踐的機會。
◆ 親職教育平台
整合桃園市在地之親子教育與家庭支持資源,建置線上平台,提供家長可及性高、便利性強的資訊查詢與學習管道,協助服務對象在課程結束後,仍能持續接觸適切資源。
◆ 親職教育宣導
結合社區與校園推廣活動,辦理家庭暴力防治、兒少保護、性侵害與性剝削防制等相關議題之親職教育宣導。透過法令說明與觀念建立,提升民眾對兒少保護的理解與實踐。